通化师范学院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开展满族剪纸教育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已成为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前沿阵地,国家号召非遗项目长白山满族剪纸和刺绣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计划,从娃娃抓起,通过课堂传授满族民间地域文化,在此政策的指导下,通化师范学院联合通化市第十三中学于7月5日在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开展“传剪纸艺术、扬文化经典”满族剪纸教育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受到了长白山研究院院长刘智文、副院长王纪的大力支持。刘智文院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专业研究,精通长白山一带民族民俗历史文化发展。王纪老师是吉林省满族剪纸研究会副秘书长,多年来从事长白山满足民间艺术、鄂伦春族民间艺术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工作,在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大有建树。

      活动中,王纪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师生说,长白山区是满族的发祥地,这里有丰富的满族文化遗存,是该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满族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该要传千年精粹,为圣继绝学,传剪纸艺术、扬文化经典。

      接着,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师生齐聚“乐学堂”,听撕纸老师崔巍、剪纸老师孙伟、草编老师万莉梅,讲述文化知识,了解源远流长的长白山文化,用长白山满族剪纸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化作品。

   

同学们在实践中增强参与感,在自我动手创作中体味非遗文化魅力。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文化学家等一小部分的人的责任,而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小做起,从娃娃抓起,让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流不息!